星期四, 6月 30, 2005

from kingstone.com.tw

慢食-味覺藝術的巴黎筆記
作者:謝忠道
出版社:果實
ISBN: 9867796381

這陣子讀了幾本書,都有些觀點帶給自己一些不同程度的衝擊。

美食對我來說如同流行設計,有蠻遙遠的一段距離。「新鮮食材、吃來省力」大概是我對吃的要求,其他的就「隨便啦、青菜啦」。「慢食」這本書應該不是寫給我這種根本不懂得吃的讀者吧,但沒想到我卻將其細細讀完。除了享受法國美食、醇酒的美妙過程敘述,對台灣「食的文化」的反省觀點,倒是給了我一些從沒想過的想法。

恰巧前些陣子在思考「農產品西進」、「無米樂」之流對於台灣農民的真正生活改善倒底有何助益,除了讓產地與消費者間資訊更透明之外,避免中間商的不合理剝削。恰巧,就在「慢食」書中看到法國A.O.C認證制度(法定產區管制系統)所帶來自制效果的品質保證與品牌效益;如同紐西蘭奇異果、美國加州葡萄柚等自成一個類似品牌的「品牌」,台灣是否真能有黑珍珠蓮霧、愛文芒果、金鑽鳳梨的認證?認證要求所帶來的消費者對品牌信心與認知,應該是有助於台灣水果行銷國際。昨晚剛好在『新聞哇哇挖』中聽到于美人提起法國的A.O.C制度,猜想她大概也剛好讀過這一段吧~

另外,台灣美食到底有哪些代表性的菜餚?難道,我們能夠舉例的只有台灣小吃?台灣吃的文化是否和我們的社會性格有著密切的關係?或許自認為懂得吃的讀者,可以翻翻這本從異國美食文化又回頭自省的美食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