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期一, 8月 23, 2004

金石堂提供
企業大未來
ISBN:9867561368

  科技或許改變了人類的生活,造成了人類社會的演變,然而最重要的其實是科技帶來溝通成本的降低。傳播成本的降低讓人類的社會體制從個體「聚群」(獨立的)演進到「王國」(集權化),而後又在演變到「民主體制」(分權化),這樣的演進過程不僅僅出現在人類社會體制,也同樣的出現在經濟市場的企業體。

  人類之所以會從農業時代的獨立個體演變到君主體制的王國時期,其中很重要的就是因為大型組織兩項顯著的優勢:規模經濟與有利於作戰。大型組織的規模越大,相對地提供規模經濟與專業分工的機會也越多。此外,大型組織的軍事力量也在面對另一力量爭戰時,藉由眾人之力也能強化整體安全。而從個體走向大型組織的同時,為了避免分權結構所造成的傳播成本過高,大型組織也逐漸走向集權的決策模式;這意味著個體為了享受大型組織所帶來的優點,則必須付出喪失個人自主性的代價。但隨著印刷術等新科技的發明,傳播成本再次被降低,教育也隨之普及,這一切的變化讓訊息不僅從上向下傳遞,還能由下到上或是水平傳播,也成就了民主體制有效運作的必要條件。因此人們發現在享有大型組織好處的同時,不必相對放棄個人自由,也開啟了人類在政治發展的民主腳步。

  同樣的企業體制的演進,也似乎跟著社會體制的腳步,從小企業、集權化的企業層級體制演變到今天分權化的網絡企業體制。因為分權化帶來了經濟性(動機、創意與彈性)與非經濟性(自由與個人化)的好處,因此未來某些企業可能適合朝著更分權的體制發展。三種不同的分權體制:寬鬆式層級體制、民主體制和市場體制,在傳播成本、解決衝突能力與自主性、動機及創造力等構面上有所差異,因此不同的企業可能適用不同體制型態,而非存在單一種的萬用體制。

  面對「迅速且有效地決策」、「保證品質和避免重大虧損」、「利用規模經濟」和「利用知識分享」等問題,三種分權體制也分別有著不同的可能解決辦法。分權式體制企業管理也需要從「命令與控制」逐漸走向「協調與培育」;協調的目的在於透過有效組織各種工作,獲得理想結果。而培育的目的則在透過適當的權力收放,激發員工的最佳表現。協調與培育包含了命令與控制以及其他管理方式,兩者間並非一種對立。

  作業流程架構讓組織更容易依照需求彈性調整,也讓團隊知識得以善用與強化。兼具表面結構與深層結構兩種意義的經營作業流程,可以利用三種基本依存關係組合而成。而這些活動彼此的依存關係就是前面所提到的「協調」。而分權式體制的培育理念則必須具備提出願景、理解現實、創造發明、經營管理和時間管理五種能力。在協調與培育兩者相輔相成之下,可以協助管理有創意、彈性的分權式企業體制。

  但,無論人類的社會體制或企業組織如何發展,在發展的過程中,人的價值一直是最主要的進步力量。企業與組織的發展必須以人為本,畢竟人才是一切組織最基本的個體,而組織是因應個體利益與群體需求所演進而成。這一點是無論組織如何演變都不會改變的。

沒有留言: